八卦《周易》中用“一”(阳爻)和“--”(阴爻)两种符号组成的八种基本图形。其图形和名称是:≡、乾,☷、坤,☳,震,☴、巽,☵、坎,☲、离,☶、艮,☱、兑。记此八卦图形的旧传口诀为:“乾三连,坤六断,震仰盂,艮复碗,离中虚,坎中满,兑上缺,巽下断”《周易本义》)。(朱熹《周易·易传》作者以八卦象征自然现象、以及动物和人体等,通过八卦形式,推测事物的发展变化,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,提出“刚柔相推,变在其中矣”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。古代武术家常以此解释拳理;并借用此词,引申其义: ❶以八卦命名于拳术。如:八卦掌、八卦拳。 ❷以八卦说明动作方位。王宗岳《太极拳经·太极拳解》:“十三势者,掤、、挤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,此八卦也。……掤、、挤、按,即坎、离、震、兑,四正方也。採、挒、肘、靠,即乾、坤、艮、巽,四斜角也。” ❸以八卦比附人体部位。孙禄堂《八卦拳学》:“以八卦取象命名,……若在拳中,则头为乾,腹为坤,肾为坎,心为离,尾闾第一节至第七节大椎为巽,项上大椎为艮,腹左为震,腹右为兑,此身体八卦之名也。” |